跳轉至主要內容
行情
掃鏈
追蹤
信號
牛人榜
兌換
資產
邀請計劃
更多
產品
DeFi
市場
洞察中心
Eco Hub
安全中心
開發者中心
DEX API
探索 DEX API
DEX API 文檔
API Key 管理
區塊鏈瀏覽器
X Layer
探索 X Layer
X Layer 瀏覽器
跨鏈橋
開發者文檔
測試網水龍頭
GitHub
DApp 連接錢包
Boost
X Launch
參與 X Launch,搶先賺新幣
Giveaway
完成指定任務,領取空投好禮
交易賽
交易熱門代幣,衝榜贏大獎
獎勵中心
領取獎勵和空投
預警
語言
貨幣
下載 OKX Wallet
Web3 指南
公告
返回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Latinoamérica)
Bahasa Indonesia
Français
Deutsch
Italiano
Polski
Čeština
Română
Português (Portugal)
Português (Brasil)
Українська
Español (España)
Nederlands
العربية
日本語
Norsk (bokmål)
Suomi
Svenska
返回
返回
使用教程
學院
幫助中心
發現功能使用指南
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Hosico
+15.47%
USELESS
+3.48%
IKUN
+12.86%
gib
+8.01%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Bonk
+1.82%
ALON
+8.01%
LAUNCHCOIN
+32.01%
GOONC
+5.69%
KLED
+10.52%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BOOP
-1.38%
Boopa
+5.64%
PORK
+0.43%
主頁
Aishwary
全球支付、交易所和RWA |碧迪醫療 負責人 - 印度 @0xPolygon |布伊德勒 |Block 5 @KERNEL0x |CA 和 IIM |前@AmericanExpress & @PwC |
查看原文
Aishwary
11 小時前
.@0xPolygon 看起來不錯 ❤️
10.74K
98
Aishwary
10月25日 22:41
來源:相信我,兄弟 😂
Kevin Sekniqi 🔺
10月25日 21:14
注意在 AWS 停機期間仍然運行正常的區塊鏈。
651
2
Aishwary
10月25日 18:39
由於隱私最近成為一個主題,而我曾經站在這個問題的兩邊,讓我分享一些關於「隱私悖論」的內容,便利性總是勝出。 每隔幾個月,互聯網就會重新發現「隱私」。 新的數據洩露事件登上頭條,政府推動新的法案,加密Twitter宣稱隱私是一項人權。 然而,什麼都沒有改變。 我們仍然使用相同的應用程式,點擊相同的卡片,接受相同的Cookies。 事實很簡單:人們只在隱私影響到便利性時才會關心隱私。 每個人都說他們關心隱私。我是說,很多調查聽起來令人放心。例如: -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71%的美國人表示他們擔心數據收集。 - 在亞洲,68%的用戶聲稱他們「有點或非常」擔心。 - 在新加坡,77%的人在與品牌在線交易時將隱私列為首要關注。 但行動卻講述了不同的故事。 儘管擔心隱私,我們仍然使用Gmail,自動保存我們的卡片以便一鍵結帳,並用我們的行為數據換取折扣或速度。 我們說我們在乎——直到摩擦出現。 便利的舒適感。支付最能揭示這一悖論。 每一筆@Visa、@Mastercard或@AmericanExpress交易都留下數字痕跡:你在哪裡購物、花了多少錢,甚至商家的類型。 這些數據流經銀行、處理器和分析公司。儘管如此,卡支付仍然占主導地位——不是因為它們是私密的,而是因為它們毫不費力。 對於大多數零售用戶來說,便利感就像價值。 隱私則像是一種意識形態。 你無法觸摸它,無法衡量它,並且它不會給你現金回饋。 隱私與便利的權衡。如果你看看行為經濟學,這被稱為隱私與便利的權衡。 當面臨兩個選擇——一個無縫但侵入性強,另一個私密但較慢或成本較高——人類壓倒性地選擇第一個。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瀏覽器中存儲密碼,通過社交帳戶登錄,並依賴集中式應用程式。 摩擦是昂貴的——不僅在時間上,還在於失去的參與、轉換和規模。 外包信任的幻覺 在許多地區,用戶將責任委託給機構。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75%的新加坡人認為他們的銀行應該保護他們免受詐騙和網絡犯罪。 因此,隱私變得外包——由我們管理,而不是由我們自己管理。 人們期望他們的銀行、錢包或應用程式以隱形的方式處理這一切。 區塊鏈與隱私的成本:Web3承諾了一個不同的世界——一個用戶擁有他們的數據,交易透明但不需要信任的世界。 諷刺的是,這種透明性創造了一個新的隱私問題:鏈上的一切都是永久和公開的。 零知識證明(ZKPs)作為解決方案出現。它們允許用戶證明某事是真實的——所有權、身份、償付能力——而不透露底層數據。 但隱私是有成本的。 生成ZK證明在計算上是昂貴的。 它消耗時間、燃料和硬體資源。 這意味著隱私不僅增加了用戶體驗的摩擦——它還增加了經濟摩擦。 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生態系統在設計隱私之前,首先優化成本和可用性。 Polygon的做法 在@0xPolygon,我們擁有全球最大的零售支付用戶基礎之一——在@USDC中最高,在@USDT0_to中第三高——我們一直優先考慮成本和用戶體驗。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平均來說是所有EVM鏈中最便宜的。 低費用和快速結算是吸引用戶和商家上鏈的基礎。 這就是基礎。但隱私,正如我常說的,是Web3的奢侈品——一旦人們感到舒適,他們就會開始要求隱私。 - 機構已經這樣做了。 - 零售將會跟隨。 所以我們正在進行兩個平行的賭注: - @0xMiden,一個專注於私密智能合約執行的下一代ZK滾動技術。 - 以及我們為機構設計的一個新的內部隱私產品。 我們的目標不是在隱私和可用性之間強迫權衡——而是將其合併。 讓隱私變得可負擔、隱形和默認。 不可避免的結論 隱私只有在不再是一個特徵而成為基礎設施時才能獲勝。在那之前,便利性將繼續獲勝——因為它更便宜、更快且更容易理解。 但不要誤解:這一悖論不會永遠存在。但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它仍然會存在。我們不會在一兩年內解決隱私問題,因為需要解決的問題太多。 隨著基礎設施的成熟,下一波金融科技和Web3的採用將取決於可信的可用性——而不僅僅是開放訪問。 贏家不會是那些將隱私作為奢侈品出售的人,而是那些將其作為標準提供的人。 感謝@0xMert_引發這場關於隱私的辯論。
CoinDesk Podcast Network
10月25日 04:21
❓加密貨幣悖論:為什麼區塊鏈比傳統銀行更透明? Helius 首席執行官 @0xMert_ 解釋了基本真理:"沒有隱私的加密貨幣不是真正的加密貨幣。"
8.13K
66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