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基本的例子,但它說明了真實的訂單流交易是如何運作的。這從來不是關於某些零售指標,如 MACD、RSI 等。 我曾經工作的早期專業公司在我心中灌輸了這種交易實際運作的方式。 以 $AMZN 為例: 如果在星期三的下午 1:00,訂單簿的頂部 (NBBO) 在最後五分鐘內的旋轉量比通常在星期三的這個確切時間多出 500%,而且在這個範疇內超過 55% 的交易是在報價上執行的,我們能否模擬出未來十分鐘的預期回報會是什麼樣子?我們能否更進一步,根據主動方在哪個交易所進行交易(ARCA/NSDQ/BTY 等)來對這些活動進行分組? 我的例子故意簡單,但重點是當你開始從價格主動方改變供需的角度思考流動交易,以及這些不平衡如何影響市場定價時,這會打開一整個組合學的空間。 從那裡,你可以生成一堆圍繞真實流動動態構建的潛在策略。 它們不會永遠持續,但當你捕捉到一個足跡時,它可以持續一段時間,然後其他人再去尋找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