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low expectation 低預期,
這是個極其重要的概念,
一定要理解。
芒格/黃仁勳/段永平在三個不同視頻,不同的場景下提到,自己是一個“低預期”的人。
芒格在一個座談說自己是個低預期的人,但是沒想到會獲得如此之多的財富;
黃仁勳在一次演講中提到,挫折和磨難對人的成功至關重要,由於自己是個低預期的人,所以更能應對挫折。
段永平在不同的場合都提到,自己對企業發展的要求就是健康的活著,而不是世界五百強和上市,最低可承受發展速度,這代表了一種“低預期”的表態。
這讓我不禁好奇,為什麼三個人,一個投資者,一個企業家,一個企業家+投資者,提到自己的特質,都有:
低預期。
我目前能想到的:
1️⃣ 低預期的人,不會好大喜功,不會脫離實際,會用理性面對一切誘惑,腳踏實地的做事。
2️⃣低預期的人,更容易接受任何可能的挫折和磨難。
3️⃣ 低預期的人,不是躺平,不是不努力,而是“因上努力,果上隨緣”。是在球場上盯著每一球,而不是盯著計分牌的人。
這就是“低預期”真正的含義。
用幣圈的交易來解釋:
低預期的人,不會因為想要“a8a9a10”做出不理智的下注,而是時刻讓理性來主導決策;
低預期的人,不會因為一段時間“比不過別人”就沮喪,而是繼續專注構建更好的系統和過程,自己的能力圈;
低預期的人,不會盯著一個虛無縹緲的目標,一次盈虧,而是專注做好當下決策。
再補充兩個“低預期”的例子。
巴菲特提到,什麼能讓婚姻持久?找到一個低預期的伴侶。
段永平提到,做投資的時候,他的目標是跑贏通脹。結果,網易拿了100倍。
真正取得大成就的人,在我們的觀念裡,不應該是取法其上得其中麼?
其實理性想一下,不是的。
那樣,更可能動作變形,脫離理性。
82.9K
熱門
排行
收藏